三岁宝宝的秩序敏感与刻板行为有区别吗?
我闺女现在10个月了,昨天晚上因为卫生间的洗漱台上的小灯没有关,昏暗的灯照到她的床上,她整夜不好睡,睡一会儿就爬起来看着卫生间的方向哭。刚开始我以为她没吃饱,睡不着。以为她太冷了睡不着。凌晨三点才想起来,应该是灯没关。关灯后,她又醒来看了一次,安心的睡了。这就是孩子对秩序的敏感表现,每天我们都是关灯睡觉的,昨天忘记关了,她内心不安,烦躁,睡不安稳。等我关灯后,跟她平时睡觉的环境一致的时候,她就满足了,安心睡了。
一:儿童秩序敏感期,
1:是孩子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认识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式,她们把自已放入环境当中,并且把这个环境当成整体来认识。使自己认识环境,融入这个环境的一种过程。
2:主要表现在她们对事物的顺序性,生活惯,和她自身的所有物的要求。有秩序的生活习惯和环境,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让孩子感觉自己对环境拥有控制权,如果成人能给孩子提供有秩序的生活,那孩子的内心便感觉满足,安静。比如规律的生活习惯,家庭物品摆放的顺序。如果突然之间打乱了她的习惯,那孩子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一定要恢复之前的状态才能安心
3:爸爸妈妈经常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固执,一定要按她的需求来,不让就会大哭大闹。比如关门,如果爸爸妈妈把门关了,他要重新打开再关一次才会满足。孩子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行为,对秩序和生活习惯的严格要求中,心智渐渐成熟。这个时期主要在1岁到4岁之间。有的宝宝几个月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
二:刻板行为
1:刻板行为是一种没有明确意义的,重复的、固定的、一种行为。如果这种行为被打断,就会表现出非常激烈的行为。
2:刻板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脑脑神经损伤的表现。
①:感官***:他的这种重复的刻板行为能够引起他感官上的***,所以他就不断地重复这种动作。这一点和秩序敏感期是一1样的。
②求关注,如果说他的这种重复的动作能够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就会不断强化他的这种行为。比如打自己的头。
③智能障碍:
刻板动作在自闭症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比如说,斜眼,抖腿,吃饭睡觉上厕所一定要有某种仪式。没有这种仪式就绝对不行。
三:个人认为儿童秩序敏感期在某种层面上说就是一种刻板行为这种行为随着孩子长大就会改变,一般四岁以后就不会有这种行为要求。
有些刻板行为会跟随一辈子,比如说固定的思维。老人家无法改变的观念等。
孩子今年九岁,最近我发现孩子好敏感,患得患失。我该怎么帮孩子度过敏感期?
对孩子多些关爱,平时多关心下孩子的起居生活,还有学习情况,多和孩子交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转转,旅游也可以放松心情,帮孩子释放心中的压力,多肯定孩子的付出与努力,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孩子一起克服,一般来说,父母的爱是可以治愈孩子的心灵创伤,尤其是母亲的,只要父母都能够好好爱孩子,真正的关心孩子,给他足够的安全感,相信孩子也会不那么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