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面色发黄,生活中该如何调理?
可以重点调理脾,脾为后天之本,在色为黄,小孩子本就脾弱。饮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寒凉食物,特别是性寒的水果,酸奶等,主食以五谷为主,适当添加肉食,牛羊肉为好。慢慢脾虚调理过来以后,身体素质就好了,脸色也会变的***。
小孩面色发黄,多见于“食积”、“疳证”、“贫血”等病症引起。
1、‘’食积‘’是因为小儿喂养或饮食不当,导致食积胃肠,脾运失调引起:
哺乳期的小儿发生此症,常伴有低热、恶心、呕吐、舌红苔腻等证象;治疗方法,应当以“消乳、消食,化积、导滞”为主。
哺乳期以后的小孩发生“食积”的病症,多伴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滑等证象;治疗方法以“健脾助运、消积补气”为主。
上述治疗方法需要用药物治疗。
若病状属轻,可以***用“饮食疗法”或做“小儿推拿”;饮食法可用白萝卜挤汁炖热后饮用即可,萝卜用量不需要太多,每天一斤左右,挤汁后分两次服用。
‘’小儿推拿‘’为保健按摩的一种方法,可以到“小儿推拿”店实施;如果小儿父母或亲友也熟悉“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推揉板门、清大肠、揉中脘各10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部2分钟;揉按足三里、推七节骨各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掐四缝10次,拿肚角3~5次。
2、“疳证”多因饮食或小儿喂养不当,或因其他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血津液耗损形成的一种慢***状;伴有‘’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等特征;多见于“疳气”和“疳积”两症。“疳气”治法以“和”为主,“疳积”治法以“消”为主。
小儿推拿疗法:推三关,退六腑,推脾土、板门,运土入水;揉阴陵泉、足三里;分腹阴阳,摩腹、推脊、捏脊。每次施术15~20分钟,每日1次。此法用于“疳气”证效果较好。
3、‘’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口唇、指甲、粘膜色白,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脾胃虚弱等症状。治疗原则以“健脾开胃、益气养血”为主。
小儿推拿疗法:补脾经(左侧)100次,推三关(左侧)100次,摩腹3~5分钟,捏脊3~5次。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